专题栏目

转让定价网(www.cntransferpricing.com)

思迈特财税网(www.szsmart.com)

深圳市思迈特财税咨询有限公司

亚太鹏盛税务师事务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国安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张学斌 董事长(转让定价税务服务)

电话:0755-82810833

Email:tp@cntransferpricing.com

 

谢维潮 高级合伙人(转让定价税务服务)

电话:0755-82810900

Email:xieweichao@cntransferpricing.com

 

王理 合伙人高级经理(审计及高新、软件企业认定服务)

电话:0755-82810830

Email:wangli@cntransferpricing.com

 

刘琴 合伙人高级经理(企业税务鉴证服务)

电话:0755-82810831

Email:liuqin@cntransferpricing.com

 

转让定价网(www.cntransferpricing.com)

思迈特财税网(www.szsmart.com)

深圳市思迈特财税咨询有限公司

亚太鹏盛税务师事务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国安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张学斌 董事长(转让定价税务服务)

电话:0755-82810833

Email:tp@cntransferpricing.com

 

谢维潮 高级合伙人(转让定价税务服务)

电话:0755-82810900

Email:xieweichao@cntransferpricing.com

 

王理 合伙人高级经理(审计及高新、软件企业认定服务)

电话:0755-82810830

Email:wangli@cntransferpricing.com

 

刘琴 合伙人高级经理(企业税务鉴证服务)

电话:0755-82810831

Email:liuqin@cntransferpricing.com

 

境外建筑服务相关税务探讨

来源:税海之星    更新时间:2021-11-23 16:22:17    浏览:655
0

我国“走出去”建筑业企业在境外实施工程项目,与项目密切相关的劳务(服务)最主要的是设计境外建筑服务,其主要涉及到居住国(中国)与东道国(境外工程项目所在国)的企业所得税、以及双边税收协定中相关常设机构(PE)判定和增值税。笔者对境外建筑服务涉税做如下简析并提出一些参考建议,希望能对中国“走出去”的建筑企业境外就建筑服务财税管理有所参考和帮助。

一、中国与东道国相关跨境服务涉税概述

对于跨境服务是否要在东道国征收企业所得税,一般来要看该跨境服务提供方是否在东道国构成纳税居民。若该服务提供方在东道国注册登记法律机构(如设立项目公司、子公司,分公司等),自然构成东道国的当地纳税居民,需要正常申报和交纳相关的企业所得税。若因种种原因,没有在东道国注册登记法律机构,东道国税务机关则需要判断该服务提供方是否在当地形成固定场所、机构?或是否已经构成常设机构(PE)?进而判断是否要在当地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于跨境服务,中国目前“营改增”后,仍然沿用原来营业税的征税原则:即劳务发生地原则。具体在实际操作中,主要以服务的提供方或接受方(受益方)是否在中国境内?进而判断是否在中国征收增值税。在实务操作中,中国基层税务机关对向境外支付服务费的免税征管非常谨慎和严格,只有劳务提供方以及接受方同时都在中国境外的情形下,才比较容易判断不征增值税。中国增值税的相关规定对于跨境服务(劳务出口)采用的是免征最后一个环节的销项增值税,只有对正列举的若干类别的跨境服务才能享受“零增值税”,即与出口货物一样,享受“抵,退”相关进项增值税,实质上只有“零增值税”的跨境服务在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增值税的“价外税”,不含税的“出口”。而在很多东道国是参照了欧盟对跨境劳务增值税的规定以及OECD对跨境劳务增值税的指引来具体操作的。概括地说;对于B2B的跨境劳务一般是采用目的地原则(Destination Principle)或最终消费地原则缴纳增值税来判断是否要在当地征收增值税。

二、境外建筑服务

境外国际工程大多以中国集团总部作为总承包方,开展投标、签约,融资和参保,最终以“交钥匙”工程方式交付与东道国业主。一般地,中国集团总部作为总承包方将在东道国注册设立法律机构并申请正常纳税号,申报和缴纳相关税收。但是,与中国的总承包商分工合作的分包商和合作方一般不在东道国注册和设立当地的法律机构,而是以中国总承包商在东道国的当地法律机构和当地的纳税号,在当地施工,即提供建筑服务和缴纳相关的税收,如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因此被称为在东道国的“隐性”或“影子”分包商或合作方。对于这些“隐性”分包商或合作方是否会被判断为东道国的纳税居民?进而被当地税务机关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呢?很多中国的“隐性”分包商或合作方自认为,若其外派中方人员在现场提供服务的时间没有超过中国与东道国(项目所在国)双边协定约定的时限(如没有超过183天),东道国则不应该判断其构成常设机构(PE),也就是说,其不构成当地的纳税居民,就不用缴纳当地的企业所得税?笔者在此特别提示;OECD税收协定释义中就对构成承包工程类常设机构的持续时间的判断,有如下项目具体的连续计算约定,而绝大多数国家也是在遵循或参照OECD的如下相关规定指引“确定承包工程活动的起止日期,可以按其所签订的合同从实施合同(包括一切准备活动)开始之日起,至作业(包括试运行作业)全部结束交付使用之日止进行计算;如果企业将承包工程作业的一部分转包给其他企业,分包商在建筑工地施工的时间应算作总包商在建筑工程上的施工时间,如果分包商实施合同的日期在前,可自分包商开始实施合同之日起计算该企业承包工程作业的连续日期;同一工程承包两个或两个以上作业项目,应从第一个项目作业开始至最后完成的作业项目止;因故中途停顿作业,但工程作业项目并未终止,应持续计算其连续日期;一个建筑工地从商业上和地理位置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使分拆不同的合同,该建筑工地仍是一个整体。

由此可见,“隐性”分包商或合作方不能仅仅以其自身在项目所在国的现场施工或提供建筑服务的持续时间来判断是否可以享受中国与东道国的双边税收协定约定的时限,如其在项目所在国的逗留时间不足183天?而是应该以其与总承包商或与其他分包商或合作方在东道国现场的时间加总,连续计算持续的时间。以笔者的以往实地经验来看,若以上述承包工程常设机构的“加总原则”和“排他条件”连续计算持续时间,中国“隐性”分包商或合作方在境外项目所在国很难控制或筹划,把时间落在在双边税收协定约定的免税时限之内。绝大部分都构成了当地的常设机构,也就是说,其构成了东道国的纳税居民,应该在当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一般来说,国际工程承包项目除了时间持续较长以外(如超过183天),其施工地点或场所也比较固定,便于识别和判断,由东道国税务机关由其国内税法判断也是比较客观和容易。因此,笔者在此提别提醒:中国“隐性”分包商或合作方,且不可掉以轻心,侥幸自我认为:在项目所在国没有企业所得税风险。笔者认为:“隐性”分包商或合作方在当地的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虽然已经以总承包在当地的法律机构和纳税号申报和缴纳。但是一旦被当地税务机关判断其有独立的纳税人的身份;如“隐性”分包商与总承包商分别以不同的账户进行收支,“隐性”分包商在当地开具的票据的抬头与总承包商在当地纳税号名称不符,“隐性”分包商以自己独立的企业标识对外经营或做宣传等行为,则东道国税务机关则有很大可能强制要求其独立注册设立法律机构并对其追溯调整,核定征税

一般来说,核定征税(如企业所得税)将比正常据实申报缴税,税负更高且有滞纳金和罚款。因此,“隐性”分包商或合作方,一定要严格遵守总承包商在东道国相关法律机构身份和税务纳税号的遵从,且不能“凸显”自身独立的法律身份和纳税行为,否则将会招致不必要更大税务风险和代价。另外,因为境外“隐性”分包商没有独立的法律身份和独立的企业所得税完税凭据,国家税务总局在2017年底,发布了《关于企业境外承包工程税收抵免凭证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1号),解决了境外“隐形”分包商以往不能抵扣境外所得税的历史困难,以此支持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在该41号公告中明确;总承包商在分配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时,可按实际取得收入和工作量等因素确定合理比例,分配至分包企业予以抵免。具体实操是:中国分包商可以根据与总承包的分包协议为据,要求总承包商在其所辖的税务机关开具“分割单”,以“分割单”来申报抵扣其“分割”的境外企业所得税,而且还要提供总承包商所在税务机关的证明,证明其“分割”部分的境外所得税,没有在总承包处申请抵扣,以保证避免没有在总/分包商两处重复抵扣境外所得。

根据中国相关增值税规定:“工程项目在境外的建筑服务”可以免征增值税。也就是说,中国总承包商和分包商的施工地点在境外(东道国),他们为境外工程项目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免征增值税。若要享受免征增值税的税收优惠待遇,笔者提示:“走出去”中建筑企业在实际操作中要关注做到以下四点:

1、由于境外工程项下的建筑服务免征增值税,由此,与境外建筑服务相关的进项增值税也就不能抵扣中国境内其他项目发生的销项增值税。中国总承包商和分包商应单独核算境外建筑服务的销项增值税,准确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其免税收入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2、中国总承商和分包商首次发生境外工程建筑服务时,必须要到其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跨境应税行为免税备案手续,同时提交所要求的备案材料。

3、中国总承包商与境外的业主(或甲方)签订的总包协议上要明确注明施工地点在境外(东道国),这是享受免征增值税的最直接的证明备案材料。中国分包商与总承包方签订的分包协议也需要明确注明施工地点是在总包协议里同一个境外施工地。

4、境外建筑服务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必须从境外取得,否则,不予免征增值税。其中依照相关税法规定:“境外取得收入”的体现是:中国总承包商及分包商直接收到境外业主(甲方)转入的工程款收入。特别注意的是:“视同从境外取得收入”的还有两种情形;一是:从中国境内第三方结算公司取得的收入。第三方结算公司是指承担跨国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单位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职能的资金结算公司,包括财务公司、资金池、资金结算中心等。二是:由中国工程总承包商统一从境外取得境外工程项目款,再由总承包商向分包商支付分包款。也就是说,中国总承包商从其中国集团总部的“第三方结算公司”转收的境外建筑服务收入以及中国分包商从其中国总承包商获取的境外建筑服务的分包款项(人民币)都是可以视同“从境外取得收入”。对于在在境外提供建筑服务的中国建筑企业(包括总承包商和境外“隐性”分包商)来说,该境外建筑服务可享受跨境服务的免征增值税的待遇,但不能享受“零增值税”的优惠待遇(即不可以申请与境外建筑服务相关的中国进项增值税)。其日常税务遵从是:只需向当地税务机关备案就行,纳税申报也随正常申报一并进行,无需提交更多申报资料。在财税处理上,要将相关跨境设计服务的进项增值税转出,不能抵扣销项增值税,但是可以作为成本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

对于中国“走出去”的建筑企业来说,在中国就境外建筑服务免税的相关征管相对比较明确,关键是要做好企业内部的免税与征收服务的分别日常核算和管理。其主要风险仍是来自于在东道国(项目所在国)的日常财税管理,特别是“隐性”分包商在东道国的常设机构的风险的防范,以及“隐性”分包商与总承包商的外部紧密合作及相关的财税权责划分。只有同时做好境外、境内的税收遵从和财税内控,“走出去”建筑企业的境外建筑服务才能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梁红星:《完善境外项目总承包商与“隐性”分包商财税管理若干建议》(《财会信报》2020年1月18日/2020年1月25日、2020年2月1日)

2、梁红星:《一纸“分割单”解决税收抵免难题》(《中国税务报》2017 年 12月5日)


评论区

表情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